• 首页
  • 走进商会
    • 商会介绍
    • 商会荣誉
    • 商会大事记
    • 会长致辞
    • 秘书处
  • 商会动态
    • 商会新闻
    • 会员动态
    • 商会公告
    • 视频集锦
  • 赣商风采
    • 会长
    • 执行会长
    • 监事长
    • 党支部书记
    • 常务副会长
    • 副会长
    • 副监事长
    • 秘书长
    • 理事
    • 监事
    • 会员
    • 法工委
  • 商会服务
    • 法律服务
    • 医疗服务
    • 金融服务
    • 慈善公益
    • 其他服务
  • 商务资讯
    • 信息交流
    • 商务信息
  • 入会通道
    • 商会介绍
    • 商会荣誉
    • 商会大事记
    • 商会刊物
    • 商会分会
    • 商会法工委
    • 赣商文化
    • 慈善公益
    • 党团活动

    商之大者,为国为民 ——讲述上海市江西商会帮教的故事

    在上海这座国际大都市里活跃着一批从江西红土地走出来的赣商,他们敢为人先,以“江右商帮”的崛起为己任,并拥有一个共同的社会组织——上海市江西商会。在人们的眼里,他们或温文尔雅,或睿智干练,或随和坦诚,他们赋有超前的创新意识和过人的胆识,更是乐善重道、富而思源的慈善家;他们是引领企业持续前进的掌舵人,更是有着浓厚的思乡情结、心系家乡发展的重情重义之人。然而,在光环与荣耀的背后,从创业之初的筚路蓝缕,到企业的欣欣向荣,他们或许经历了商人可能经历的所有挫折,面临过众多难以抉择的抉择,体味到了生活中的各种艰辛,但身为赣商,他们身体力行,在带领企业大踏步前行的过程中,在携手赣商抱团发展的过程中,也践行了作为一名儒商的郑重承诺。

    多年来,在沪赣商在上海市江西商会的积极引导下,积极投身公益事业,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关注弱势群体,将回报社会列入商会的重大发展规划中。作为商会的老朋友,《新老娘舅》的主播柏万青女士,她对江西充满了赤诚的爱,虽然回到了上海,但在江西27年的下乡情感却从来没有因为离开而淡忘,她说,这种感情深刻在心里一辈子也不会忘。也许正因如此,让她的江西情结伴随着她的人生发光,发热。2012年,由柏万青女士牵头,上海市江西商会开始与上海市社会帮教志愿者协会进行初步接触,使企业家们了解到在上海,在大墙里面有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祖籍江西,在沪监狱服刑,或许他们曾和许多人一样,拥有过温暖而安乐的家,快乐的享受着人世间的亲情,或许他们正处于大好年华,有理想、有追求,准备在事业上大展身手,但却因为自己的失足,使家庭支离破碎。由于远在他乡服刑,亲人的看望次数以及帮教队伍的关注度与本地的服刑人员相比相差甚远,如果对这一群体不加以重视,使其游离于安置帮教工作之外,极易发生走上重新违法犯罪的道路。所以,他们更需要来自社会各界的关爱,尤其是来自家乡老表的亲切问候。企业家们深知大家共同生活在和谐社会里,特殊的老乡同样是和谐社会中的一份子,希望尽自己的所能,协助监狱干警开展帮教工作,让特殊的老乡感悟到社会并没有遗弃他们,增强改造的信心。

    而当上海市监狱局提供的一组数字呈现在商会面前的时候,在毫无类似帮教经验,且无先例可循的情况下,商会确实面临着一道新的、巨大的课题。据悉,江西省在沪服刑的人员达600余人,分别来自江西省十一个市,八十多个县(区),他们中有一半为80、90后,且普遍文化程度偏低。面对这一特殊群体,商会将如何进行帮教?

    万事开头难,但上海市江西商会始终坚信:预防和控制流动人口犯罪问题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一个大问题,沪赣联手开展帮教活动对于推进安置帮教工作社会化有着积极的示范作用。随着联手帮教活动的深入进行,沪赣两地的合作会越来越密切,社会的参与度会越来越高,也必将为构建江西、上海两地和谐社会带来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鉴于上海市江西商会的影响力与知名度,此项帮教活动一经提出,便得到了江西省司法厅、上海市司法局、江西省政府驻沪办事处等有关领导的高度重视,商会的企业家们在感动之余也坚定了帮教的信心与责任感。2012年7月10日上午,在柏万青女士的倡议下,上海市江西商会、上海市社会帮教志愿者协会、上海增爱基金会联合在江西省鹰潭市华侨饭店举行了“增爱牵手——维稳促和谐沪赣联手帮教启动仪式”。江西省司法厅巡视员吴志坚、上海市司法局副局长蔡永建、江西省政府驻沪办事处副主任张雪萍、鹰潭市政府副市长张荣先、上海市江西商会会长邓凯元、党支部书记李永清、上海市社会帮教志愿者协会理事长王元洪等领导出席并讲话。上海市社会帮教志愿者协会在现场与上海市江西商会签订了沪赣联手帮教协议。

    启动仪式上,邓凯元会长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说,我们希望通过帮教活动让服刑人员深深感到社会没有遗弃他们,仍在关爱他们,让他们从心灵深处提高负罪改造意识,感悟社会温情,激励着他们更加积极的接受改造。我们愿为他们营造一个充满关爱、充满温情的生活环境和社会氛围,帮助他们重拾生活信心,争取早日重返社会、融入社会,创造属于自己的光明而美好未来。

    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上海市江西商会会长邓凯元热衷于慈善事业,尤其对帮教工作十分重视,他多次在商会理事会和会长办公会上阐述帮教工作的社会意义和企业家的社会责任。在邓会长的带动下,商会的企业家们尽管平时的业务非常繁忙,但是,他们心里记挂着在大墙里面的老表,把帮教工作作为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使命。为了让帮教工作做得更为专业,不少企业家百忙中抽出时间走进课堂,认真地学习进入监狱帮教的具体事宜。商会还成立了以会长为组长,党支部书记、秘书长为副组长,常务副会长为成员的帮教领导小组,在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由商会秘书处具体负责实施。商会秘书处党支部书记李永清、秘书长张渭大都是从江西省人民政府驻沪办退休的老干部,做事非常严谨,他们多次与监狱局、帮教协会进行交流,力争在细节上完美,达到较好的帮教效果。李书记虽已年过花甲,但是非常认真、细致地把600多名江西籍在沪服刑人员的花名册分地区、分类别予以梳理。在整理过程中,他意识到单靠一家商会的力量是非常渺小的,要广泛发动有爱心、善于表达的企业家,通过乡音、乡情激发服刑人员积极改造。基于此,由上海市江西商会的牵头,联络有关江西在沪市县商会、驻沪联络处的在沪企业家和其他热心公益事业的在沪江西籍人士共同参与到帮教中来。一时间,各种理解、不理解,甚至是质疑的声音不断地围绕在商会、企业家帮教这个问题上,有人说商会要在商言商,公益事业可以做,但社会上有那么多善良的人需要帮助,为什么要把精力花在那些曾经危害过社会的犯罪分子身上。也有人说,监狱晦气,出钱可以,帮教就不去了。

    对于帮教事宜的广泛开展,江西省人民政府驻沪办事处的漆根顺主任、张雪萍副主任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与鼎力支持,邓凯元会长以身作则,激励了很多企业家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积极树立正面的社会形象,做一个被人尊敬的企业家。商会秘书处主要负责帮教工作的李永清书记不辞辛劳地一个接一个电话的解释帮教的意义,规划商会的帮教蓝图。渐渐地,许多不理解、产生质疑的企业家也对帮教工作有了新的认识:作为一个成功企业家,不仅要为国家经济建设做出贡献,更要为社会建设做贡献,这才是当代企业家的社会责任。

    监狱在不少影视剧中被冠以阴森、黑暗、恐怖等词汇来形容,所以,初入监狱帮教也难免会有所忌惮。然而,实际看到的情景和所想却截然不同。企业家们在监狱干警的引导下,依次参观了服刑人员的宿舍、劳动改造区、心理咨询办公室和探视区。大家普遍感受到了现代监狱的文明气息,在监狱里,设施先进,环境舒适,教育手段行之有效,管理措施充满人性化,为服刑人员身心健康、安心改造,重做新人营造了良好的改造环境,服刑人员在这里改造,让人十分放心,也充满了信心。

    与监狱服刑人员面对面的交谈前,李永清书记不忘对作为志愿者的企业家们说,请大家对服刑人员以正面教育为主,大家同为江西老乡,乡音更容易拉近彼此间的感情,使服刑人员能够真切的感受到我们对他们的关爱和鼓励;应该认真倾听他们的想法,如有必要把联系方式留给他们,听听他们的建议,拉拉家常,问问家庭的困难,以体现社会的关心、老乡的关爱,让他们获得温暖。如果在帮教过程中遇到问题,也请大家能够及时的沟通与交流,妥善地解决好问题。

    在帮教活动现场,企业家们为江西籍在沪服刑人员赠送毛巾、牙膏、牙刷、香皂以及学习用品以表达家乡亲人对服刑人员的关怀和牵挂,他们嘘寒问暖,亲切地与服刑人员进行一对一,或一对二,一对多的促膝长谈。交流区内回荡着淳淳乡音、充满着浓浓乡情。企业家们饶有兴趣地向特殊的老乡介绍近几年来江西各地和上海的经济建设所取得的突飞猛进的发展。他们说,城乡面貌日新月异,全省人民万众一心,正向着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迈进,江西和上海的经济建设呼唤着每一位辛勤的劳动者,社会同样是需要你们的,今后我们将会和监狱的干警一道与你们加强联系、交流、谈心,介绍家乡的变化,家乡的形势,解答你们的疑虑,共同构筑一道预防、消除犯罪的铜墙铁壁,让法制观念在每一个人心中生根,让和谐的乐章奏响在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每一个角落。

    商会副会长邬善林了解到两位服刑人员的不同情况后给他们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他说,犯罪入狱已经让你们失去了自由、青春、优越的生活环境等很多宝贵的东西,你们的人生也从此发生了重大的转变,这个教训是极为惨痛的。面对生活不要抱怨,心态要放正。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中要勇敢地站起来,加强学习,努力掌握好一技之长,用正确的人生态度激励自己,用优异的成绩换来自由的阳光。

    商会常务副会长杜桂华代表帮教志愿者发表了针对服刑人员的讲话,他希望服刑人员尽快走出阴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保持积极地生活态度,争取早日回归社会,在平凡的岗位上,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合法经营创造财富,过上幸福的生活。同时,希望大家热爱家庭,热爱工作,热爱生活,认认真真做事,踏踏实实做人,做一个对家庭、对社会有贡献的人。其次,要努力学习法律知识,遵守国家的各项法律法规、党政方针,做一个知法、懂法、守法的公民。

    在提篮桥监狱帮教中,一位被判重刑的南昌籍服刑人员,看到商会副秘书长骆彬用乡音问候,非常感动,他说,在上海有你们这些老乡进监狱来帮教我们,这还是第一次,我犯罪也愧对你们。

    会员金昌华在帮教过程中主动给一位年底出狱的服刑人员留下名片。他说,好好表现,多学技术,争取早日出狱,如果愿意,出狱后可随时来找他安排工作。服刑人员面露笑容,深表感谢。

    江西广丰上海浦东商会监事长黄翠仙了解到服刑人员冯某家庭困难,又无力解决,当即表示愿意帮助联系其家属给予2000元资助。

    萍乡籍服刑人员李某提出监狱允许服刑人员每月可与家人电话联系,但由于自己家庭困难没有装电话,他十分想念自己的家人,希望帮教志愿者们可以帮忙解决。与家人通电话可能对于常人来说是一件简单的事,然而服刑人员想和家人通话,帮教志愿者也是经过一番考证,且与监狱管理处、服刑人员沟通和协商后,萍乡联络处副主任雷昌溥帮助李某家联络安装了电话,为李某更好的改造、早日回归社会提供了有力的帮助。

    在帮教过程中,不少江西籍的服刑人员激动地说,没有想到家乡的父老会走进监狱来看我们,我们深深地感受到家乡父老、社会各界对服刑人员的关心和重视,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安慰和帮助。我们一定不辜负家乡父老乡亲的关爱,下定决心、痛改前非、重新做人,牢记领导和亲人的嘱托,积极改造,早日走出监狱大门,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有一位服刑人员特意写信表达感激之情。他写道,你们从百忙之中抽空来到监狱对江西籍服刑人员开展帮教工作可谓用心良苦。当我看到江西商会的老乡们进来的时候,我的心里有种莫名的亲切感,你们真情举动,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精神鼓励和支持,令我感激万分。我曾经也怀着远大的抱负在外打拼,但我失败了。我没有一直坚持下去这是我失败的主要原因,以至于在交友不慎的情况下,误入歧途,进而因为犯罪进了监狱。在这种人生的低谷,面对漫长的刑期,我对未来丧失了希望。在进监狱一年多的时间里,我的亲人千里迢迢坐了十几个小时火车来看望我,当我看到她们的时候,我的眼泪情不自禁的流下来了。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但是一向坚强的我却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不受控制。泪水里饱含了我对父母、妻儿无比的愧疚和自己失足的后悔莫及,然而今天,当老乡们与我一对一帮教谈心时,你们这种对我们无微不至的关心和帮助,点燃了我内心的信心之火。因为你们没有嫌弃我们是犯了罪的人,反而像亲人一样嘘寒问暖。在这种逆境中,这是对我人生最大的鼓舞,这种励志的精神支柱使我对今后的人生之路充满了信心和希望。

    在五角场监狱时,上海市江西商会秘书处工作人员在一对一帮教的间隙发放了笔和帮教活动记录表,这个表是用来给服刑人员填写一些不想当面说出来的情况,以便把情况反馈到商会秘书处汇总统一解决。在收集帮教活动记录表的过程中,很多服刑人员表示不愿意实名制,不想写什么。了解到这种情况后,企业家们尽力排解他们疑虑,让他们能够表达自己的想法,抒发自己的情绪,说出真实的情况。作为帮教志愿者的企业家们带着爱心和关怀同他们交谈,像普通人一样平等的对待,因此,服刑人员感到他们十分亲切,相处下来很融洽,很多不愿意向家人、狱警说的话,能够告诉我们的帮教志愿者。他们说他们感到很温暖,感激的话一直挂在嘴边。

    帮教工作做细做好确实是需要花一些心思,因为各个地市的服刑人员犯案的理由多种多样,刑期也不尽相同,所以,针对不同的人员需要有不同的救治方法。这是帮教工作需要执行一对一帮教方法的原因所在。上海市江西商会一直在努力思考如何把帮教工作做到实处。帮教工作不同于其他的社会公益慈善事业,这是一项需要爱心、耐心和悉心的工作。据了解,贫困是导致犯罪的原因之一。他们有的人敏感、脆弱,吃官司、进监狱使他们的心灵受伤,认识上的错误可能会导致他们对社会怀有怨恨,以至于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错误。帮教工作在于教育和帮扶。教育是能够激发服刑人员自我的醒悟,能够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正确的认识和反思。帮扶是希望能够给予服刑人员一定的经济帮助和就业支持。正所谓“以直报怨”,这是孔子的话,意思是要用符合道德的方法对待错误,一方面要有制裁,但同时要有爱心,给犯罪的人以教育,让他们改过自新。有的服刑人员在心理上害怕管教他们的狱警,作为中间人的角色,商会的帮教志愿者起到了很好的协调作用。

    在未管所里,企业家们遇到两位95年出生的年轻人,他们本应是上学读书求知的花季年华,却在这里为自己误入歧途而付出沉重的代价。不过从他们脸上那灿烂的笑容,大家又感到由衷的高兴。因为在政府和监狱干警的关心和帮助下,他们开始步入了新生。我们为他们曾误入歧途而痛心,但一个人走错了路并不可怕,关键是如何面对已经发生了的错误。每个人小时候都曾摔过跟头,有哪个孩子在摔倒之后会不爬起来?可以说没有!如果小时候摔倒都不爬起来,那么它至今还会在摔倒的地方匍匐、爬行,到现在也学不会走路。有谁说自己没有走过弯路、错路?回答是肯定的:没有!有一句老话叫做迷途知返,说的就是明知道前面的路走不通却偏要一意孤行,那就只能碰得头破血流。知错就改,善莫大焉。昨天的错误已经过去,没有必要在自己的头脑里留下阴影,应当化作继续前进的动力。

    常务副会长谢平作为一位经验丰富的长辈,他和蔼可亲地同两位未成年犯谈心,全面地了解了他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当他得知两位未成年犯是永新籍后,他表示近期有机会到永新县投资考察,询问他们是否需要联系亲属。谢平常务副会长还十分关心他们的学习情况,他说希望他们能够静下心来学习,向队长们学习,学做人、懂法律,并向一直陪伴和照顾他们的队长表示感谢。他说,只有学习才能把坏事变好事,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掌握文化知识、生存技能,同时要学会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借此机会,补课、补知识;如果需要的话,他表示愿意经常来看望他们,鼓励他们经过劳动改造,积极表现争取减刑的机会,同时也欢迎出狱后来到他的企业工作,但是如果重犯错误,决不姑息。谢平副会长还以商会一成员作为成长成材的例子,他说他少小离家,到上海建立自己的事业十分艰辛,告诉他们如果通过诚实劳动的经营,人生和未来还是有希望和进步的。

    商会秘书长张渭大说,过去的事情已经过去,积极的往前看,在监狱好好改造,争取减刑,希望取得进步;不应虚度年华,浪费时间。两名青少年服刑人员点头称是并且表示感激和悔悟,秘书长意识到他们大部分的道理已经懂得,所以,希望他们努力付诸行动。

    在上海市女子监狱,共有江西籍服刑人员14名,来自江西的5个市县。作为性格温柔的女性,她们的服刑原因各种各样,但大都是一时冲动而导致了无可挽回的错误。在商会的帮教志愿者走入会议室的那一刻,寥寥数人的队伍响起了热烈而持久的掌声,有数位服刑人员更是难掩激动的神色,眼眶泛红。

    上海市江西商会常务副会长江妙敏代表上海市江西商会作发言,表达了家乡人民对在女监服刑姐妹们的关爱和祝福。江妙敏常务副会长的发言简洁明了、寓意深刻,深深的触动了在场所有人的内心。她说,同为女性,我很理解女性犯罪对自身、对家庭、对社会所带来的种种危害,我也能理解你们作为女儿、妻子、母亲的那份牵挂与思念,我想你们的悔恨是无法用言语来表达的。我们在为你们痛心和惋惜的同时,希望用自己内心的真情去消融你们心中的坚冰,用真实的行动竭尽全力地让你们得知家人的消息,消除改造中的后顾之忧,我们也会用爱心去慢慢感召大家,陪伴你们走出犯罪的沼泽地,迎来人生的春暖花开。请相信,我们广大的帮教志愿者不会轻言放弃,不会让任何一位姐妹掉队。

    讲话结束后安排服刑人员和帮教老师按照籍贯一对一交谈沟通,此次参加帮教的志愿者多为女性,既有企业家也有律师,还有其他行业的。同为女性,几句话就打开了话匣子,加上互为老乡,一种难言的亲切感迅速产生。服刑人员对帮教老师倾吐自己大墙内生活的种种,各位帮教老师也对服刑人员们好言抚慰,鼓舞打气。来自景德镇籍的服刑人员徐某在交谈中表示,很激动能见到来自家乡的姐妹,从老师们一进门那刻开始就忍不住的想流眼泪。徐某家里还有两个孩子,婆婆身体也不好,每每想起来都难受万分,深夜里想起自己的处境都会泪湿枕巾。针对她的困扰,帮教志愿者敦敦教诲,为她重新树立起生活的希望,开导她要坚强勇敢。

    在结束帮教后,各位帮教老师和服刑人员依依道别,许多人的眼眶都是红红的,分别的场面热切而不失温馨。有些帮教志愿者表示对这样的公益事业第一次参加,但没想到会有这么感人和有意义。在离开女子监狱的时候,大家在墙边上看到一株盛开的蔷薇花,都祝愿墙里面的姐妹们能如同这样的花朵,早日挣脱大墙的束缚,沐浴在幸福的阳光下。

    在一对一的帮教谈话中,许多即将刑满释放的服刑人员都表达了对今后重回社会后生活的一些担心。对此,商会的帮教志愿者给予了积极的开导,为服刑人员去除一些不必要的顾虑,并留下联系方式,承诺为他们解决一些力所能及的困难。受到帮教志愿者真心抚慰的服刑人员无不感慨万分,纷纷表示要洗心革面、重新做人,一定不让关心和帮助他们的家人和老乡们失望。有些服刑人员在帮教中也提出了有关刑满就业、家庭经济困难、子女抚养就学、法律等相关问题,商会均记录在案,答应转交相关部门并及时答复。

    多次的帮教经历让企业家们相信大部分服刑人员都会有改恶从善、重新做人的愿望,而且,更加向往社会和自由,希望可以早日重新融入社会,做个合法的公民。这种良好的心态会使帮教志愿者更好地引导服刑人员回归社会,但这种美好心愿也往往比较脆弱,容易受到伤害,在自卑、敏感、脆弱、紧张心态的支配下,一旦遇到社会上给予的歧视以及不被家人接受,就会有一种“失望”的感觉。

    作为江西籍服刑人员的老乡,作为帮教志愿者,我们愿协助监狱干警开展社会帮教工作,扩大服刑人员与社会的沟通和交流,使他们感悟到社会和家乡父老的关爱,缓解心理压力,提高改造的质量。我们坚信:组织企业家开展帮教活动是商会团结、凝聚、引导企业健康发展工作的创新,也是企业家致富以后回报社会的善举,为预防重新犯罪,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做出了贡献,同时,帮教的过程也是在警示企业家在运营中要遵纪守法,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企业家。

    相信正是因为有了社会有识之士的关心、帮助和支持,使监狱的服刑人员看到了希望和未来,扬起了新生的风帆。正是因为有了富有爱心和社会责任感的优秀企业家,我们这个社会才更加稳定和和谐。商之大者,为国为民。社会责任,任重而道远……
    原文时间:2012/8/1

    扫描二维码
    访问微信公众号

    -----党政机关-----
    • 中国上海
    • 上海市人民政府合作交流办公室
    • 江西省人民政府驻上海办事处
    • 江西省人民政府
    • 江西省商务厅
    • 江西省工商行政管理局
    • 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
    • 上海商务之窗
    •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 中共中央党校
    • 上海市工商业联合会
    -----兄弟商会-----
    • 上海黔商
    • 中华赣商网
    • 上海市四川商会
    • 上海市浙江商会
    • 上海闽商网
    • 上海溧阳商会
    • 江苏省江西商会
    • 浙江省江西商会
    • 江西新建(上海)商会
    • 商会网
    • 上海市湖北商会
    • 天津江西商会
    • 全球商会网
    -----商会分会-----
    • 万事利集团
    • 麦万樽
    • 强丰企业
    地址:上海市杨浦区黄兴路2077号22楼 邮编:200433
    2022 上海市江西商会 版权所有
    沪ICP备1203337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