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江西商会监事长、上海利丰物流有限公司董事长、“2012江西十大杰出儒商”称号获得者卢革胜先生于2013年5月18日下午15:00实地考察军工路100—200号中国邮政壹鸿现代物流园服务产业基地项目,认真了解项目的具体规模,并就整体改造的相关问题与资深工程师深入探讨,认真研究。陪同考察的有鹰潭商会会长潘育祥,上海市江西商会理事刘少敏等。
卢革胜监事长希望大家能够多交流,他说做企业的人就是在于交流。广东的粤茶搞到半夜为什么那么好喝就在于交流。他认为一个人的一生在于学习,朋友之间互相交流是学习,商会也是学习,一个人就是要活到老,学到老。近期很多人都在讲中国经济形势到底怎么样,近期中国经济的形势 不是后期经济危机,近期我感觉到不是后经济危机时期。经济危机也没有不好,我的一个定义,电视上没有讲,经济学上也没有讲,属于萧条时期,而不是真正的属于后经济危机时期。萧条时期,也不是大萧条。以下是他演讲的主要内容:
一、对世界经济危机的简要回顾
在二战中,美国经济没有遭到直接破坏;
1、第一次经济危机1857年在美国爆发;
经济危机前美国的经济状况:1939年至1942年美国工业生产增加近一倍;1945年又比1940年增加116%;1948年美国工业占整个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的54.6%;出口贸易占23.9%,还集中了世界3/4的黄金。美国工业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十分明显,是英国的3倍、西德的4倍、是日本的更多倍。
美国利用其经济优势迫使各国开放市场,接受价廉物美的美国货。摧毁了德、日、英、法、意的经济,从而实现美国独霸西方世界的美梦。并且美国在货币和贸易体系中不让各国为平衡支付而限制贸易。美国为防止德、日再次侵略他国为名制定了摧毁了德国、日本的军事工业计划,从根本上消灭了这两个新兴工业强国的竞争能力,则美国成为新的世界工厂。欧洲和日本成为美国原材料的初级产品加工地,他们的经济将无法增长。
事实上美国的商业野心并没有实现,商品大量输入各国,随着摧毁德、日两国军工业的开始,欧、日国内失业人数大量增加,各国共产党势力迅速壮大。发现头号敌人不是欧日而是苏联社会主义阵营。危机开始货币贬值,1美元兑360日元,物价上涨(滞涨)、工会力量增强、形成所谓名义工资增长刚性,提高产品价格,从而形成产品价格、工资螺旋式上涨的成本推动型长期通货膨胀趋势,失业率上升7.1%。
2、1957年美国还爆发了货币危机;
10月中旬整个银行系统瘫痪,纽约63家银行中62家停止了支付。贴现率竟然超过60%,股票跌20% – 50%;工商企业大量破产,市场萧条,失业人数激增,人民生活水平下降,油价飞涨。
1973年到1975年,第二次世界经济危机爆发。从1961年到1969年,美国经济经历了一个长达8年的繁荣期。越南战争不断升级带动军费支出猛增,国内需求不断膨胀,更重要的是,六十年代是美国企业设备更新的高潮,企业现代化投资占全部厂房设备投资的60%-70%。1961年到1965年为第一阶段,经济增长迅速,物价比较稳定。此后投资过热,通过膨胀压力加大,至1966年到1967年西德爆发经济危机,增加了美国进出口的压力。只是由于侵越战争升级,军费开支猛增,才阻止了一场危机到来。1969年到1979年,并开始分期从越南撤军,美国经济终于开始新一轮危机。
从1969年10月到1970年11月止,工业生产下降8.1%,其中设备和耐用品制造业面临日本和西德的激励竞争,幅度最大,分别达17.4%和15.6%。失业率上升为6.1%。1972年经济进入新的高涨阶段后,失业率仍停留在5%的水平上,通货膨胀加速发展,美元危机频仍。这次高涨持续了23个月,由于美元贬值,美,日,德之间的竞争进一步激化。终于,1973年12月,一场二战后规模最大,程度最深的世界经济危机爆发了。触发这次危机的是石油涨价,1973年10月,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几乎同时在1973年12月爆发经济危化,又在1975年春或者夏出走危机。
通胀率从1976年的16.5%下降到1978年的8.3%,而代价则是经济增长缓慢,工业生产指导1978年才恢复到危机前的最高点,失业率也一直保持在高水平上。日本的应对措施看来最得力,在萧条期间,日本企业减量经营,抑制企业规模的扩大,同时加强技术改造与设备更新。经过技术改造,日本企业的生产成本大幅度下降,其中人事费下降27.8%,金融费节约27%,库存费用节省8.9%,营业所和工厂关闭节减费用9.5%,其它费用23.9%,日本的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下降到0.35-0.4之间,这样,日本既有效地抑制了生产过剩,同时又增强了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随着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中国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小平同志提出解放思想,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开始复苏,中国经济的发展直接影响到世界经济,拉动了整个世界的经济增长。
中国的低价劳动力,廉价的货物,出口到世界,成了世界的加工基地让世界人民得到实惠。
中国的建设投资消费,从国外进口大量资源、设备、产品,拉动了世界经济的增长。
尤其是加入WTO以后,中国经济融入全球化,中国的出口占比从微不足道,到2008年的10%,2012年已经高达11%。为抵御这次金融危机做出了巨大贡献。
三十年的改革开放,让中国经济持续每年增长两位数,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发展的速度和发展的质量上存在不平衡,矛盾不断激化,中国经济不断融入世界。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直接影响到世界经济,尤其是欧洲经济,导致了世界经济危机爆发,这是中国政府为了挽救世界经济,提出4万亿的投资加上各级政府不理智投资,共计投资18亿.直接导致了通胀的到来,影响了中国经济的正常增长。
二、目前世界各地的现状
1、非洲无政府状态
中东霸权争夺石油资源将导致石油价格上涨,在欧洲债务危机还没有过去,会导致欧洲工业产品成本价格上涨,和其他国家相比是雪上加霜。
2、欧洲现状
近代时期由于建立高福利的体制,使得社会主义阵营不断瓦解。可高福利的体制在经济高速增长的情况下是可以实现的。当人们生活水平达到一定的情况下,新的危机又产生:
高福利的国家,国民不断追求高待遇;为追求高待遇不断的增加赤字,借债过日子;由于是市场经济,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增长速度缓慢下来,但不能满足人们高福利待遇的需求,债务不断增加。消费拉动不了经济,这样导致新的经济危机,失业率上升,新的社会矛盾又产生了。
3、美国现状
由于美元是世界货币,2008年的金融危机没有过去,为了缓解危机,美国不断的开启印钞机让美元贬值。由于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债务国,美元贬值世界买单。所以说美国经济危机不会影响其本国利益,反而物价稳定、价廉物美。但是美国为了把这场经济危机烧到它国不影响本国,世界各地指手画脚扰乱经济秩序。
4、中国现状
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取得了举世睹目的成绩,但新的社会矛盾不断爆发。首先是深圳,广东沿海城市高速发展,然后浦东金融开放,使得上海、广东二地方城市和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随着经济发展,农村人口不断向这两大城市涌进,导致新的社会矛盾、贫富差距越来越大,为了追求财富,人们的投机心理不断增长。
广东、浦东为什么能发展得很好,是举全国之力和特殊政策。
各大城市为了快速发展,全国大搞工业区向中央要政策,导致生态破坏。中部、西部、东北、渤海湾、广西海西经济开发区等由于各地政府的能力有限,为追求名利到处搞开发;市政建设不规范、房地产商的暴富,造就贫富差距更大。
政府过于追求政绩,使得城市发展规划没有长期性、持久性、科学性,造成浪费、破坏和大量债务,人们心态浮躁,心高自傲。
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是出口、消费、投资,现在正处于世界经济危机中,出口出现问题,但中国没大的经济危机,只是受到影响。
三、对当前中国经济的问题分析
金融危机的第一阶段:2008-2011年
第一:物价上涨、工资上涨、工会加强、成本上涨,形成螺旋式物价上涨;第二:股价大跌20% – 50%不止;第三:工厂关闭,失业率上升;第四:银行利率不断攀升;第五:房价漂浮不定。
前期房价暴涨,一辈子赚的钱买不到一套房子;透支卡乱发,出现房奴、卡奴。泡沫资产表面资产升级,实际根本就是负资产。法律方面,有法不依,民主和法制不健全,但不是没法律,而是在国民素质不高的情况下,过快的实现民主导致社会矛盾不能解决,富人对社会不满,平民对社会不满,一般公务员对社会也不满,社会矛盾不断激化。
地方政府负债累累 中国错失良机
2008年金融危机,中国当时出口受到一点影响。而却不理性的是,中央决定拿出4万亿而各级政府争相借债导致全国各地政府加起来有18万亿的债务。各大银行大量信贷导致了市场货币流通过剩,全国房价暴涨、工资上涨、物价上涨。第一失误:投入大量资金;第二失误:买了几万亿的美国国债;第三失误:没有将人民币推向世界成为世界货 币; 第四失误:没有调整规范产业发展;第五失误:没有做好社保、医保、教育的规划;第六失误:房价暴涨,导致多数人泡沫资产,破坏了心态;第七失误:精神文明建设没有抓好,人们失去为人民服务的和对社会热爱的思想;第八失误:没有落实和健全法律与人们的关 系;第九失误:导致人心浮躁的思想,政府调控措施手段不科学导致的。
金融危机第二阶段:萧条阶段(2012-现在)
现状是:经济萎靡不振;股市低迷;通货紧缩;失业率高;利率下行;物价漂浮不定。
当今中国应该做什么
第一、房产税快速推出,使信贷正常化,使中小企业活起来;第二、解决好社会养老、医疗、教育问题;第三、做好产业行业的调整和规范、发展;第四、稳步科学发展,不要追求速度。树立持续发展、长久发展、稳步推进的思想;
第五、加强全民素质引导和培养对社会、对国家爱护的心理和热情;第六、大力发展实体企业和现代服务业。
企业家的投资思考
1.全球经济尚未走出危机,传统的生产、销售方式无法改变现有经济。
2.网络销售只是改变了人们购买方式,没有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3.股市仍处于低迷状态,楼市调控不到位。
4.投资拉动依然以政府为主,民间投资没有激发。
5.企业创新方向不明确;
6.出口仍然处于低迷状态;
7.全球性的量化宽松政策导致全球流动性泛滥。
8.人民币升值影响出口,并带动热钱涌入。
9.新生代的劳动生产力出现了质的改变,不愿从事普通劳动。
10.大学生失业率不断攀升。
企业家投资方向在何处?
1.产业转型、产业升级。
2.利用原有资源进行整合,扩大效应。
3.紧跟城市建设步伐,城市设施保养维护领域。
4.随着生活水平提高,消费升级领域,培养产品品牌。
5.产业梯度转移,降低生产成本。
6.物质生活难以满足人们需求,旅游、体育等娱乐消费领域前进广阔。
7.生态、环保、绿色产业。
8.新材料、新能源、新技术。
9.中小金融机构、影子银行。
原文时间:2013/9/2 13:40:00
原文网址:秘书处